您好!欢迎光临合肥家教信息网,您是第 位访问者!
用户名:
密 码:
验证码:  
 
《合肥家教网学员、教员
合肥博大个性化辅导
【精品辅导班推荐】博远
【家长、老师、家教中心
【家长必读】请家教之家
【家长必读】失误家教面
【家长必读】都市亲子关
【家长必读】怎样成为一
【教员必读】最让学生感
【家长、老师、家教中心
【教员必读】合肥家教中
【教员必读】最受学生欢
【教员必读】合格的家庭
【教员必读】态度、习惯
【教员必读】大学生家教
【教员必读】如何成为一
【状元心得】实践篇第六计 灵丹妙药——建立错题本

浏览:1492  发布人:合肥家教信息网  2013-09-24-22:42

"计"从何来

  学习方法有很多,建立"错题本"是很多同学的宝贵经验之一。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,同一个错误常常一犯再犯,而建立"错题本"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。对每个做错的题目进行详细分析后,写在"错题本"上,多次查看,同一个错误就会避免再犯第二次。

  使用"错题本",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。同学们对于自己犯错误的地方比不犯错误的地方,印象要深刻得多。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,重点关注自己的错误,可以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抓住重点,提高效率。另一方面,通过错题本,可以使自己看到进步的地方。以前做错的题目,经过"错题本"纠正后可以肯定以后不再出现这样的错误,时间一长,自信心就会增强。高考前做无数的题目、进行无数次的考试,是因为这样可以使大家在高考前充分暴露自己的不足,及时查漏补缺,以免犯同样的错误,以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。做题、考试的最终目标不是暴露自己的不足来影响自己的心态,而是根据错误地方查漏补缺,建立"错题本"就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。

  状元案例

  内蒙古理科状元 高鹏

  对于错题,建议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。我不建议买太多练习册,也是因为应该腾出一些时间复习你的错题。错题应该做笔记,不用抄题,只要简单地写清犯错的地方就可以了。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东西,你看一眼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。例如,我的错题本上曾写过"立体几何要注意线段的比例"。你们肯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,但我很清楚。我做立体几何题,空间中的一个点投影到平面中某一条线段上时,我总是不自觉地认为它投影到了这条线段的中点。这样的错误犯了多次以后,我就开始做标记来提醒自己。以后每看到这句话,我就会明白自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。渐渐地,这类错误就不再出现了。

  山东理科状元 孙林峰

  做好错题本,从初中起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。从错题本中吸取教训,不断反思、调整,可以帮助自己弥补学习中的漏洞。记得在初中的英语错题本上我记过这样一条:so as to不可用于句首,而in order to可以用在句首。在高一的一次练习中又遇到了这个问题。对错题本上的内容,记忆是比较深刻的,错误没有再次出现。

  实际运用

  1.建立"错题本"。给每科都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做错的题目。错题的摘抄可以采用剪切的办法,把做错的题目从习题册和试卷上剪切下来。如果有自己的答题过程,把自己的错误答案也一并剪切下来,然后粘贴到错题本上。这样可以节省抄写做题的时间,提高效率,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当时是怎么解题的。

  2.分类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以后,需要对错题本上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,这时找出另一本笔记本进行记录。可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,一是错误类型,例如分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错误、记忆问题导致的错误、解题思路问题导致的错误,这里只需要记录下最后形成的结果就可以了,自己看得懂就行,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克服相关错误;二是相关错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,例如涉及动能定理的错题有哪些,这样可以使自己对一个知识点的把握更加全面;三是错题涉及的章节,按照错题涉及的知识点在课本中的章节进行归类,属于同一章节的归在一起,这样可以使我们从宏观上知道自己的错误集中在哪些地方,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知识、理解知识,有利于我们理清知识结构,综合掌握知识,灵活应用知识。

  3.使用。建立"错题本"是查漏补缺的最好办法,前提是你要使用它,一定要经常翻、常思考、常总结,否则就体现不出错题本的作用。

  (1)定期翻看。时间间隔自己决定,例如一周看一遍,或者半个月一遍,或者学完每一章节看一遍。经过一定频率的翻看以后,对于完全弄懂的错题可以划掉,剩下的再加上新增加的继续定期翻看。

  (2)交流。如果别的同学也有错题本,可以和他们换着看,这样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所以别人经常犯的错误你可能不会犯,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别人和你都犯的同一类错误,或者涉及同一个知识点的错误,然后重点分析命题人是如何设计题目让大家都容易犯同一个错误的,你和别的同学当时的错误思维是什么样的。

  (3)坚持不懈。"错题本"的使用贵在坚持,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效。
打印收藏此页关闭
·【状元心得】心态篇第七计 培养兴趣——兴趣是可以培养的"计"从何来
·【状元心得】实践篇第五计 重中之重——做题不是目的是手段
  首页 | 中心介绍 | 学员信息库 | 教员信息库 | 专职教师库 | 收费标准 | 答疑解惑 | 加盟代理  

Copyright © 2009 合肥家教信息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号:皖ICP备17020225号
技术支持:卓讯科技  

 
15856941585
(胡老师)
15856941585
(胡老师)